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指南 >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来源:井研人事人才网 栏目: 办事指南 作者:汪新时间:2022年08月20日 06:09热度:83℃

原创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2022-08-17 16:40 来源: 另类历史知识

原标题: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无论是华灯初上的夜晚,还是暖阳初升的清晨。我们和大多数的人一样,总是走在行色匆匆的路上,做着一个平凡的人,干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

经历过岁月的蹉跎,有人说并不是我们没有才华,而不过我们不曾遇到过伯乐;有人说并不是我们不能成为耀眼的明星,只不过是我们所做的事太过于平凡。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但回过头来,看这沧桑的人世间,有不少的人在平凡的路上,却唱出了并不平凡的歌。谁能想到潘锐彬这个80后的大男生,却耕耘在了一条织毛衣的路上。

潘锐彬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更何况家中除了他以外,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这无疑当中,增加了父母身上的负担,整日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忙碌。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或许在别人的童年记忆中是肆意地玩耍,而对于潘锐彬来说,更多的是毛线球和各式各样的毛衣。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母亲总是在摇曳的灯影之下默默地织着一件又一件的毛衣,而潘锐彬则坐在一旁看着,偶尔的时候给母亲打打下手。

或许就是这种儿时的记忆,让他对织毛衣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手工、传统的衣物。

也就是在个时候,在他手里的不再是一团团的毛线,而是一件一件成型的毛线织物,有时候会是围巾,有时候或许是图案简单的毛衣。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其实潘锐彬的哥哥和妹妹也都会织毛衣,但却并不像他一样喜欢玩弄着手中的针线,透过一团团的毛线创意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而穿着自己亲自打造的衣物,心中有着一份说不出来的温暖。或许这个时候的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和毛线结下更多的缘分。

潘锐彬不仅心灵手巧,还是个很努力的孩子,父母也像其他的家长一样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情攻读他去学习。他也并没有辜负父母和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学,并且选择了生物科技这个看起来很有前景的专业,但对于他来说,他并不太喜欢这个专业。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不过他是个自强的孩子,既然不喜欢这个专业,那自己总要找一个未来谋生的手段,于是在寒暑假期间,潘锐彬自己学习了日语,并在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日企做了翻译的工作。

这份工作也只不过是他的一个谋生手段,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也没有太多的工资。不过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似乎过于缺少了激情。

09年的时候,淘宝购物已经进入了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当中,很多人也都看到了商机,开起了网店。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潘锐彬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式,既然自己有的是闲暇的时间,自己又有这方面的爱好,为了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好一点,潘锐彬也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店,主营的业务就是手工毛衣。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潘锐彬也只不过是尝试一下而已,如果成功了自然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如果没有顾客对于他而言也没有什么损失。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改变他想法的顾客出现了,也是他网店的第一个顾客。一个比他大几岁的上海人,在他的网店上下单了,选择了一条几十块钱的围巾。虽说这条围巾并没有给他的生活上带来改善,但却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让他意识到这条路可以走下去。

80后大学生潘锐彬:回乡织毛衣登上央视,带动村里50名妇女再就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在他网店上下单的顾客逐渐多了起来,从一开始他一个人织,到后来妈妈也参与到进来。

友情链接

热门标签

资讯中心| 就业指导| 求职招聘| 招考公告| 公共服务| 教育培训|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关于井研|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21 井研人事人才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08109862号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