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指南 >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9月施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租赁价格监测 >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9月施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租赁价格监测

来源:井研人事人才网 栏目: 办事指南 作者:汪新时间:2022年08月21日 03:33热度:118℃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9月施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租赁价格监测

 

2021年11月19日,建新庄村,物业公司在大兴区西红门镇成立项目部,在村庄成立村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对村民出租房屋进行统一回租,整体升级改造后再统一出租管理。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今年5月25日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75条,包括总则、出租与承租、租赁经营与服务、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部分。

8月17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条例》实施座谈会上,针对《条例》出台的背景、立法的思路和法规的主要内容,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解读。

记者了解到,北京此次对住房租赁立法,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将“住有所居、房住不炒、租购并举、职住平衡”要求写入《条例》;同时,规定了更加精准的管理措施,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租赁价格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保持租赁市场的稳定。

在《条例》的主要内容上,北京此次立法明确了多方面的规定,如在保护租赁关系上,规定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断水、断电等方式强行解除合同、提前收房。在押金、单次收取的租金上,也作出了限制规定,要求收取押金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租金,单次收取租金数额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租金。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出租房的条件要求,并明确了短租房管理的相关举措。

会上,北京市司法局、市住建委等部门介绍了《条例》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情况。据市住建委介绍,目前,从业人员信息卡模板和房屋状况说明书示范文本已制定完成;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已初步修订完成;租金押金管理规定以及租赁中介机构备案管理相关规定已初步起草完成,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焦点 1

北京为何要出台“住房租赁条例”?

近年来,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更多市民特别是新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但是,庞大的住房租赁规模和复杂的住房租赁关系引发了大量矛盾纠纷,涉住房租赁类诉求居高不下,“黑中介”“隔断房”“甲醛房”问题屡禁不止,“二房东”跑路、“蛋壳爆仓”、哄抬租金、发布虚假房源等乱象时有发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部署,要求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推进住房租赁立法,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部署,2021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同意立项。2021年11月,2022年3月、5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进行了三次审议。

据他介绍,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制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两次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书面征求法治建设顾问意见,征求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全体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并就一些问题咨询了全国人大和国家部委的有关部门。

焦点 2

住房租赁立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条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

首先,将“住有所居、房住不炒、租购并举、职住平衡”要求写入《条例》,把住房租赁纳入完善住房制度体系的大局通盘考量,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体现了北京市推动实现首都人民住有所居、宜居安居的坚定决心。

此次立法,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住房租赁体系更加完善。在强化政府对房源供给统筹职责、提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同时,强调市场主体责任,维护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

同时,《条例》强化底线思维,管理措施更加精准。依据《价格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租赁价格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保持租赁市场的稳定,突出底线响应和联动管控。

焦点 3

住房租赁如何管?租房服务规定了哪些措施?

《条例》共6章75条,包括总则、出租与承租、租赁经营与服务、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部分,主要规定了“坚持租购并举,稳定房源供给”“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措施”“保护租赁关系,规范租赁行为”“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租赁市场”等内容。

友情链接

热门标签

资讯中心| 就业指导| 求职招聘| 招考公告| 公共服务| 教育培训|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关于井研|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21 井研人事人才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08109862号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