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指导 >  攻坚离校未就业 多地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目标 >

攻坚离校未就业 多地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目标

来源:井研人事人才网 栏目: 就业指导 作者:汪新时间:2022年08月20日 01:48热度:101℃

“今年的就业工作压力前所未有,2022届毕业生已经在7月离校,但我们的就业工作并未中断,还在向未就业学生推荐岗位。”山东省一所省属理工类大学学生就业处教师李响(化名)说。

李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该校约有20%的2022届毕业生离校未就业。

不同高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就业处教师告诉记者,“除了准备明年考研、考公,以及准备下半年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学生,没有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很少了。”

北京邮电大学2022届研究生张雅就是这样的情况,她拿到了一所高职院校教职的offer,但她的首选还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目前,张雅已经回到老家继续准备考公。“如果落选,我就去高职院校当老师。”

距8月31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越来越近,多地开展了离校未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继续推送岗位和就业服务,有的地方直接向未就业学生发放补贴,有的地方明确提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的目标。

开展摸底排查

“经济形势下行,一些企业的薪资待遇也相应下调,有的毕业生本来已经签约,但因为对薪酬不满意又解约。”李响说。

但多名高校学生就业处教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主要群体,是准备明年继续考研、考公的学生,他们已经决定专心备考一年,没有就业的意愿。

“目前学校还有一部分公费师范生等待专场招聘,但根据往年经验,这批高素质师范生会定向回所在省中小学任教,不用发愁工作去向。”上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就业处教师说。

张雅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补录,“但每次面试都差一点”。现在,张雅回到老家哈尔滨,等待参加一个事业单位的面试。她拿到了一所高职院校教师岗位的offer,不过一直在考虑中,还没有正式签合同。

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工作,首先需要摸清规模底数。目前,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的信息移交工作已经完成,基层政府也在实时进行登记。

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官方微信8月12日的文章称,7月底,四川省教育厅移交省人社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9.14万人。

人社部开放了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人社部官方政务微信8月8日文章称,超过20万未就业毕业生登记了求职意愿。

小程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中国公共招聘网、就业在线、电子社保卡等平台都设有登记入口。张雅说,她是通过支付宝完成了登记。

地方各级人社部门会按照应登尽登的要求,对区域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摸底排查,摸清毕业生未就业现状、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情况,建立实名制台账。

实名登记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毕业生不了解政策,怕实名登记对自己升学、就业有影响,从而产生抵抗情绪,出现不接电话、拒不实名登记的情况。

因此,很多地方在今年工作中,安排专人负责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工作。山东省新泰市人社局官方微信文章介绍,该市新汶街道力争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服务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比例达到95%以上。

江苏省7月底启动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明确提出将送去“帮扶套餐”,确保年末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

河北省秦皇岛市也提出,尽最大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开拓渠道、创造条件,奋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的目标。山东省济南市8月9日提出,年底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达到90%以上。

“苏州人社发布”微信号8月13日文章介绍,苏州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工作涉及8501人,已调查核实2834人,帮助1828人实现就业。

实名登记是人社部门开展精准就业服务的基础。比如,多地离校未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都提出,确保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机会、1次就业见习机会。未就业毕业生较为集中的县(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

河南省直接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发放300元求职创业补贴,当然,领取补贴的前提是实名登记,领取手续与办理登记同时进行。

“虽然地方政府和人社部门会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但他们更了解的是当地就业岗位和需求,高校收集的就业需求则范围更广,所以高校还会继续服务离校未就业学生,甚至会给已经离校几年的学生提供就业帮助。”李响说。

努力拓展就业岗位

为了提供招聘岗位,各地在密集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就业服务周等活动。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热门标签

资讯中心| 就业指导| 求职招聘| 招考公告| 公共服务| 教育培训|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关于井研|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21 井研人事人才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08109862号

顶 ↑ 底 ↓